虽然我不懂政治,说不出来很实际的话。那我就说句大话,但是我觉得也是实话。美国能走到今天,欧盟真的需要反思。美国的今天这个法律是美国人改的,但是他的灯塔几乎可以说是从来都不属于美国人的,美国大部分的成就不都是因为他是个文化商业科技等等领域的来者不拒的“自由大熔炉”然后加工出奇效吗?他自己难道不是啥也不是,文化沙漠?所以现在欧盟要不要醒悟?你们到底未来走向何方?你们到底要不要放签证抢人?瑞典放了,英国放了,但欧盟还在内部搞exclusivity,然后亚洲地区地缘政治又蛇鼠一窝。你们是人道主义至上了,经济要不要继续被chinazi,amereich这样的恐怖国家拎着走?如果不要,你们要不要反省一下为什么今天会是这个样子?
重磅更新!
我们增加了下列五个国家政府认证的移民顾问查询网址,再也不会被黑移民中介骗了!
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美国
https://github.com/acacess/awesome-immigration/blob/master/README.md#certified-immigrant-advisors
更多技术移民分享:https://exodus.acacess.com
马克西姆·奥西波夫:《寒意,羞耻,获自由——一个去国俄罗斯文人的旅途札记》
迄今俄罗斯文人里对开战后内心体验写得最好的。
最绝的是将普特勒和斯梅尔佳科夫对比:
……这么一个光看脸就知道没读过几本书的人,突然读了(或者是听人转述了)些什么东西,某些写作狂哲人或幻想家的书。于是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些事情,就像在那些不会区分童话、虚构与现实的俄罗斯人身上常会发生的那样,就像在安德烈·普拉东诺夫的主人公身上发生的那样,只不过他们大多是纯洁、开朗的人,而他是一个阴郁、劣质的人。所以更贴切的例子是斯梅尔佳科夫。伊万·卡拉马佐夫滔滔不绝,创作长诗,而斯梅尔佳科夫则拿起吸墨镇纸,砸向费奥多尔·帕夫洛维奇的脑袋——一下,两下。
……
还得注意到与斯梅尔佳科夫这一文学形象的另一个巧合:这两个人都能极好地觉察到他人身上卑劣、低贱的地方,瞬间发现他们的弱点。
刚听商务印书馆的老总说,最近一直忙着危机公关,肯请地方政府让新华字典上架。#新常态
望周知 以下均来自公开信息
健康码首先没有任何大数据可言 它纯粹是靠流调民工在一个一个“赋码” 说白了 它只是官方是否允许你进入公共场合的电子标签 它和西方差异化的技术路线决定了它不仅对防疫更低效(需要人工干预操作)而且被挪用于防疫以外场合更高效
其次 健康码不是被滥用到维稳目的扩大当局权力,相反,健康码本身是维稳体制被挪用到公共卫生领域创新的结果。早在疫情前中国身份制度就与吸毒史、上访史、民族以及政治风险紧密结合,实现刷身份证(并进一步发展为人脸识别)显示风险等级(同样被承包商可视化为绿、黄、红),警察刷身份证可以依次判断是否需野外盘查
总之,诸位所幻想的每个人都根据各自情况被给予红黄绿影响出行,绝不是受健康码启发的维稳创新,而是恰恰是健康码的灵感来源,换句话说,健康码并非“被挪用”到维稳体系,健康码本身就是中国整体维稳体系的一部分。